色散力是分子之间的基础吸引力,色散分量是这种吸引力在材料表面张力上的具体体现,前者是“微观原因",后者是“宏观结果"。
色散力:所有分子都有,是分子间因为电子云波动产生的微弱吸引力,是微观层面的“力"。
色散分量:所有材料表面都有,是无数分子的色散力叠加后,在材料表面呈现出的张力部分,是宏观层面的“物理量"。
简单讲,先有分子间的色散力,才会有材料表面的色散分量;色散力越强,对应的色散分量通常也越大。
表面张力分量就是把材料表面的总张力,按分子间作用力类型拆成的两部分,核心是色散分量和极性分量,用来判断不同材料能不能贴合、润湿。
色散分量:所有材料都有,是分子间基础的吸引力,比如石蜡、塑料主要靠这个。
极性分量:只有极性材料有(像水、玻璃),靠分子间的强作用力(比如氢键),决定了材料能不能和其他极性物质结合。
看两种材料(比如胶水和塑料)能不能粘牢,就看它们的色散分量、极性分量匹不匹配,匹配度高才容易贴合。